0%

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不再自建登录系统,而是采用第三方登录的方式。比如:QQ、微信、微博、Github等。

其中Github登录是偏技术类网站或新一些的网站的首选,因为它的开放API和生态系统非常强大。

那么如何集成Github登录呢?本文介绍前端主导的Github登录流程。

阅读全文 »

阮一峰的 Blog 里提到,现在互联网创业几乎消失了,并引用了一篇文章同时总结了4个原因。

  1. 互联网行业已经成熟了,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大幅减少。互联网的大部分果实已被摘取,早期的高增长难以再现。真正的创新机会即使还能找到,也会被现有的大公司快速抄袭,不会留给创业者。AI 大模型出现后,互联网本身也在衰弱,创业机会就更少了。
  2. 创业的机会成本变大了。一个大厂的高级工程师,现在的薪酬(包括股票期权)超过百万,创业很难打动他了。
  3. 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难以实现了。风投预期的模式是项目高速增长,最终实现上市退出。而这越来越难做到了,能够指数式增长的线上项目现在基本找不到。
  4. 创业者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变化。人们比以前更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创业带来的没日没夜的劳作、倦怠、失败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问题。
阅读全文 »

GitHub 提供了非常好用的 Action 功能,最常见的是可以在里面做一些 CI 工作,比如单元测试、Lint等。

在国内,受一堵墙的影响,不少开发事项需要特殊的技巧方能正常进行,以至于中国程序员人均拥有比外国程序员更好的网络基础知识。

这堵墙在 Docker 镜像构建方面影响尤其大,虽然通过配置代理可以解决,但如果我们想在构建里再装一些 Python 的包之类的行为,很困难。

如果能利用 Github Action 来进行 Docker 镜像的构建,将会极大提升便利性和幸福感。

阅读全文 »

一、问题背景:组件库用 px,业务开发用 rpx

1.1 现状冲突

目前小程序的开发领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 组件库:Vant、Uni-UI 等主流组件库的样式表中,width: 100px 随处可见
  • 业务代码:业务前端清一色使用 width: 200rpx,开发者对 rpx 趋之若鹜

这就引出一个矛盾点:当开发者引入一个 px 单位的按钮组件时,必须手动覆盖样式或做单位转换:

阅读全文 »

不知道有多少搞自媒体的朋友,不管是玩抖音、快手、视频号、公众号、小红书、微博,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的粉丝根本不是自己的,而是平台的。

算法时代:内容的可见性由谁决定?

曾几何时,关注一个账号,就能稳定地看到他的所有更新。但现在,即使关注了100个账号,平台也只会优先推送其中20-30个。这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算法的决定。

以抖音为例,据非官方数据显示,关注账号的内容在用户首页Feed流中的展示比例不到30%。也就是说,即使别人点了关注,新作品也未必能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

阅读全文 »

25年的春节,深度求索(deepseek)给AI圈乃至全国人民都带来一个很厉害的AI模型。Deepseek R1,一个仅用600万不到的成本训练出来的大模型做到了和全球最先进的 OpenAI O1 模型不相上下的效果。这背后带来的变化有无数博主春节加班给大家分享,我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不仅了解的信息比别人少,文笔也远不如那些头部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技术人,分享一个本地的部署和玩法还是OK的。

所以本期的内容是分享 Deepseek 的本地部署和连接 SillyTavern 使用。对了,这个过程对电脑性能有一定要求,如果没有一张较强的显卡(推荐是3070及以上,低一些可能也行但估计体验较差),不推荐尝试。

阅读全文 »

英语原文在此:https://ducin.dev/what-is-frontend-architecture
一开始看到了其他人的翻译,比较认可这篇文章的不少内容,所以进行一个转载,但又不想纠结于一些版权方面的问题,所以干脆基于原文让最近大火的 DeepSeek R1 帮我翻译一遍。

当你思考系统设计时,不要纠结于技术选型,而应聚焦于你希望系统具备的核心特性。技术选型只是这些特性的载体。 —— Gregor Hohpe

免责声明:如果你自认为只是个”码农”,请立即关闭本页面😉

前端社区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我们过度关注库、框架、打包工具、GitHub star 数等次要因素。我们常会狂热追捧某个工具(比如2015-2016年的Redux),然后滥用它。

阅读全文 »

23 年因为 AI 的兴起搞了个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没想到微信的算法给推了一波流,爆了几篇文章,粉丝数在 24 年过年时候就已经到 1500 了,微信给了 1200 个红包封面,当时应该还是个稀罕货,挺有意思。

25 年的春节又来了,这次微信更大方了,给了我 6000 个红包封面,但大概率我一个都发不出去了。

阅读全文 »

自从 openAI 带了这波 AI 热潮,很多工程师开始着手开发 AI 应用。比如我写了几个小程序,效果上看还不错的一个是AI绘图领域的。

这个小程序目前累计用户高达3.6万,日UV却只有100-200之间波动。留存率非常低,活跃用户留存仅10%-20%,新用户更惨,7日留存基本在1%-5%左右徘徊。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