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背景

前端使用npm来作为包管理工具,它的使用门槛/发包门槛低到惊人,好处是培养了非常丰富的社区和庞大的第三方包,包的数量远超第二名maven。

但所有东西都会有代价,坏处是npm的包质量方面良莠不齐,依赖链非常深,很简单的小工具方法都可能去使用包。

阅读全文 »

背景

I18n = 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因为单词由首末字符i/n和中间18个字母组成,简称i18n。对程序来说,就是要在不修改内部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以支持不同语言的人顺利使用程序。

业务背景

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精细化运营是关键。多语言支持能让产品更好地服务境内的其他语言用户,也为产品出海打下基础,随着 WeChat/Alipay 的全球化,你的小程序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阅读全文 »

背景

最近将blog和mpx-template都从Travis迁移成GitHub-Actions了,两者都是持续集成工具。

为什么迁移原因也比较简单,Travis不够稳定,经常挂掉。而GitHub Actions有着更好的稳定性/性能,且整合集成得也更好。

阅读全文 »

概述

2019年下半年,为了将微信钱包/支付宝九宫格入口的滴滴出行迁移为小程序,团队对小程序进行了大量的功能升级与补全。在整个过程中也遇到并克服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其中包体积问题尤为突出。接下来全面介绍一下滴滴出行小程序在体积控制方面做的努力与沉淀。

阅读全文 »

package.json里描述依赖时候一般版本声明是前面带 ‘^’ 的形式,意味着安装依赖时npm会自动尝试去安装声明版本的最新patch,多人合作一个项目时就可能出现大家依赖不一致的问题,出现问题后的复现与调试会比较麻烦,容易出现仅在某台电脑上可以复现的情况。

阅读全文 »

MPX框架 ( https://github.com/didi/mpx ) 是滴滴出行推出的一款专注小程序开发的增强型框架。本篇文章将从使用角度谈谈MPX的优势与好处。如果嫌内容太长,优势部分每个小节都有简单的一句话总结,可以快速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设计细节,可以阅读 前一篇文章 - MPX2.0发布

背景

在小程序逐渐火热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需要进行小程序的开发。原生小程序的开发有诸多不便,开发者又需要在众多的小程序框架中做出抉择。

那么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安利一款小程序框架:MPX

阅读全文 »

17年9月起和朋友合作了一个项目,一套组件库Antue,好听点说叫造轮子。主要是把蚂蚁金服的Ant Design给“翻译”成Vue可用的组件库。这是一个蛮正式的项目,规模也挺大,所以给了我一个实践工程化的好场景。

阅读全文 »